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三個節(jié)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雖說立秋代表秋天的開始,但高溫并未消退,而是變得燥熱。氣溫的日夜溫差逐漸明顯,白天尤其是午間悶熱,而夜晚卻比較涼爽。
立秋以后人體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欲開始增加,此時人易倦怠、乏力,飲食上可以繼續(xù)食用一些清熱解暑的食品,但相對炎夏可以增加具有進補功效的食品。夏季出汗多,人體體能消耗很大,在秋季的飲食上注意適當進補,補充夏天的體能消耗,提高體質和養(yǎng)生,還可以減少病毒感染和生病的幾率,這是很有必要的。
《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
中醫(y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秋季干燥,氣燥傷肺。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需要潤燥、養(yǎng)陰、潤肺。
1、多食一些豆類的粥品。
豆類粥品如紅豆粥、綠豆粥、黑米粥、小麥粥、蓮子粥等,這些對立秋節(jié)氣的養(yǎng)生十分有益,還可以健脾補胃。
2、多食滋養(yǎng)潤燥、益中補氣的湯。
如銀耳湯、百合蓮子湯、桂圓紅棗湯,還可以加一點枸杞
3、藥補養(yǎng)生。
可進補一些養(yǎng)陰生津潤肺的中藥,如人參西洋參、太子參、山藥、杏仁、木耳、天花粉、地黃等,都適于在秋季滋補養(yǎng)生使用。
4、多食益胃生津的食品。
秋季氣候干燥,若出現(xiàn)口干舌燥的情況,可食用一些生津柔潤的食品如芝麻、南瓜、蜂蜜、枇杷、菠蘿等。
秋季是個干燥的季節(jié),人們易出現(xiàn)身體干燥、口干易咳、鼻咽不適的情況,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和補充維生素。
1、多飲水,每天至少飲1000毫升以上。
2、多吃柚子、楊桃、山楂等性味酸的水果,以補充維生素。
3、多吃蘋果,補脾養(yǎng)胃、潤肺潤心,預防心血管疾病。
4、多吃茄子。茄子性涼,立秋吃茄子最去火,除秋燥。
初秋時節(jié),還未正式進入秋天,此時進補宜“淡補”,以滋陰潤肺為主。應側重于飲食營養(yǎng)的調理和水分的補充,不能過早的食用大補的食品,否則大補不成,還容易傷身。
(責任編輯: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