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jīng)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近期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頸圍(脖子周長)與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一樣,也能反映健康問題。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顯示,頸圍是測量心血管危險性的一大指標。頸圍還與睡眠呼吸暫停直接相關。專家表示,即使體重正常,也要時刻關注自己的頸圍,如果感覺項鏈變短了,或是襯衫領子變緊了,就應該注意,除了要保證健康的飲食外,還要適度運動,減少體內(nèi)脂肪,尤其是上半身的脂肪,平時可以扭腰、向前后左右點頭,活動脖子。下文做了具體介紹,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人看起來不胖,或者體重沒有“超標”,卻有啤酒肚,甚至腰比臀部粗,那么,他們心臟病死亡危險比肥胖癥患者還大。這是因為腹部脂肪與內(nèi)臟離得近,很容易轉移至肝臟,或隨著血流堆積在血管內(nèi)壁,導致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一般來說,男女腰圍分別不能超過40英寸或35英寸(約合100厘米或89厘米),腰圍過粗的人應該改善生活方式,每天鍛煉1小時,每周至少5天做中等強度的快走、慢跑等心肺活動。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疾病,循環(huán)系統(tǒng)指人體內(nèi)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可以細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與動脈硬化有關。這些疾病都有著相似的病因、病發(fā)過程及治療方法。
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怎么護理呢?
1。飲食治療指導病人在去除病因,藥物治療的同時,改善飲食習慣。膽固醇控制在5.2mmol/L范圍內(nèi),主要以飲食來調(diào)節(jié)。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蔬菜、瓜類和粗糧,少吃油膩及含脂高的食物,如動物油脂、內(nèi)臟、肥肉、魚子、蛋黃及高脂奶粉等,多吃有降血脂作用的洋蔥、大豆、綠豆、花生、生姜、玉米、芹菜、海帶、菠菜、棗等。
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控制在300mg以內(nèi),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超過總熱量30%。因飽和脂肪酸(S)能升高血漿膽固醇,故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內(nèi),而多不飽和脂肪酸(P)可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所以提倡進食P/S比值高而膽固醇含量少的食物。飲食勿過飽、過咸,甜食也應少吃。飲食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多數(shù)仍須藥物干預。
2。合理應用免疫抑制劑由于免疫抑制劑是引起高脂血癥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劑是防治高脂血癥的重要措施。腎移植受者撤除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繼續(xù)應用CsA、硫唑嘌呤,可使血漿總膽固醇、LDL-C分別下降17%、16%,而HDL-C也下降18%。
3。降脂藥物根據(jù)美國NCEP建議,作為首選的降膽固醇藥物有三類:HMG-CoA還原酶抑制劑、纖維酸衍生物、尼克酸。纖維酸衍生物主要應用于血漿甘油三酯特別高的患者,抗氧化劑只用于不能耐受其它降膽固醇藥物者。應用上述藥物時應考慮到與免疫抑制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4。科學生活,加強體育運動,戒煙限酒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guī)律、焦慮、抑郁,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5。增加維生素的攝入,多是新鮮的蔬菜水果、膳食纖維也要及時的攝入,做到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不健康飲食等習慣出現(xiàn),因襲剛大哦心血管的健康。
(責任編輯: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