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么?】黃芩又叫腐腸、黃文、妒婦、虹勝、經芩、印頭、內虛、空腸、子芩、宿芩、條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黃金條根。炮制分黃芩、黃芩片、酒黃芩、炒黃芩、黃芩炭。有清熱燥濕,涼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黃芩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1、黃芩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
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端帉Α罚骸吧杰镙、龍骨為之使。惡蔥實。畏丹砂、牡丹、藜蘆。配柴胡,通調表里,和解少陽;配白術,清熱安胎;配半夏,苦降辛開;配黃連,清熱燥濕;配枳實、厚樸,消食和胃。
2、抗菌作用
黃芩煎劑100%濃度,平板法試驗,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璉球菌(a,B)、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黃芩煎劑試管法試驗1:1280濃度可抑制傷寒桿菌、溶血性鏈球菌a,1:640濃度抑制溶血性鏈球菌B,肺炎雙球菌及福氏痢疾桿菌、人結核桿菌H37,1:320濃度可抑制霍亂弧菌、志賀氏痢疾桿菌;1:80濃度時宋內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黃芩醇浸液0.5g/ml或0.05g/ml,用瓊脂斜面培養(yǎng),藥液與培養(yǎng)基1:1混合,對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黃芩醇浸液2g/ml濃度,平皿法試驗對大腸桿菌、桔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黃芩煎劑、醇提劑1g/ml濃度,用平板法試驗時對腦膜炎球菌均有抑作用。
3、抗真菌作用
黃芩煎液,試管斜面法試驗4%濃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癬菌,8%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10%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15%濃度抑制共心性毛癬菌及鐵銹色毛癬菌。黃芩水浸劑1:3濃度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羊毛樣小芽胞癬菌、紅色表皮癬菌、K、W、氏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黃芩煎劑25-100%濃度,體外試驗對乙型肝炎病毒DNA復制有抑制作用。
4、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
黃芩煎劑4g/kg腹腔注射,對小鼠防御性條件反射可使陽性反射時延長,而對非條件反射及分化無影響,說明黃芩可加強皮層抑制過程。黃芩煎劑2g/kg,對傷寒混合疫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但也有報道黃芩水煎劑或酒浸劑5-9g/只灌胃,或2g/只im,均不能證明黃芩對傷寒疫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寡卓棺儜B(tài)反應。
黃芩用藥禁忌:
黃芩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脾肺虛熱者忌之黃芩。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腎虛而少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溏瀉,脾虛水腫,血枯經閉,氣虛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露,法并禁用。
利水滲濕藥黃芩的常用配伍
【常用配伍】
1.無對濕溫發(fā)熱,可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
2.對濕熱瀉痢、腹痛,又常與白芍、葛根、甘草同用;
3.對于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綿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4.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山梔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
5.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丹皮、側柏葉等同用;
6.對熱毒瘡瘍,可與銀花、連翹等藥同用。用于胎動不安,常與白術、竹茹等配合應用。
【臨床應用】
1.用于濕溫發(fā)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濕熱瀉痢、黃疸等癥。對濕溫發(fā)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濕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對于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2.用于熱病高熱煩渴,或肺熱咳嗽,或熱盛迫血外溢以及熱毒瘡瘍等。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梔子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牡丹皮、側柏葉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與金銀花、連翹等藥同用。
分享閱讀:(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