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jīng)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健康快訊 > 飲食健康 >

營養(yǎng)究竟在湯里還是肉里

時間:2015-12-14 13:54:40 來源:《生命時報》

  一位朋友問:我老婆天天煲雞湯肉湯魚湯喝,她說這樣特別滋補,可是她只喝湯,里面的肉和菜都不吃,說那是渣子,根本沒有營養(yǎng),沒有必要吃。另一位朋友又 問:電視上的營養(yǎng)專家說,煮湯喝根本不能滋補,蛋白質(zhì)和鐵都在肉里,必須要吃肉才能補營養(yǎng),喝湯沒啥用……喝雞湯肉湯魚湯到底是有用還是沒用?很多人為此糾結不已。

  

營養(yǎng)究竟在湯里還是肉里

  其實,這句話的正確與否,要看用在什么人身上,什么情況下。的確,無論雞湯、肉湯還是魚湯,湯的蛋白質(zhì)含量遠不及肉塊本身。肉類是肌肉纖維構成的,其中有 可溶性的肌漿蛋白和氨基酸、肽類等,它們?nèi)菀走M入湯中, 但大部分肌纖維成分很難溶出來。一般來說,肉湯、雞湯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僅有1%~2%,和15%~20%的肉塊相比,顯然蛋白質(zhì)含量是低多了。而骨頭中的 鈣、鐵元素,屬于不溶性的成分,所以煲湯是不可能把很多鈣和鐵溶出來的,只有鉀元素這樣易溶的成分才能進入湯中。

  對于絕大多數(shù)消化吸收能力正常的健康人來說,每天只喝點雞湯肉湯,而不吃成塊的魚和肉,所得到的蛋白質(zhì)總量就太少了,也起不到補鈣補鐵的作用。

  不過,僅用蛋白質(zhì)含量來比較湯與肉的價值,對某些情況來說也不夠準確。雞湯肉湯中還是有很多好東西,比如溶出來的游離氨基酸、小肽、谷氨酸、谷氨酰胺、肌 酸、B族維生素等物質(zhì),病后虛弱消化不良者可快速利用,起到改善食欲、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對病弱者來說,雖然完整肉塊的蛋白質(zhì)含量更高,但因為消化吸收 能力和肝腎處理功能低下,他們無法充分消化吸收其中的蛋白質(zhì),甚至可能造成消化系統(tǒng)和肝腎的負擔。從這個角度說,喝雞湯、肉湯,讓體弱者快速吸收一些含氮 物,短時間內(nèi)覺得精神好一些,古人認為是“滋補”作用,也不能說完全錯誤。再說雞湯的美味確實會讓人情緒愉快,只要沒有高尿酸血癥,不放過多的鹽,人們樂 于享用鮮湯也完全無可厚非。

  只是,在喝湯的同時,還要注意撇去上面的油,并盡量少放鹽,越淡越好。否則,養(yǎng)生效果沒看出來,肥肉倒是貼了不少,咸湯喝多了血壓也升上去,那就與“養(yǎng) 生”的目標南轅北轍了。至于補鈣,直接喝牛奶酸奶,吃豆制品,吃綠葉菜,或者服用鈣片都可以,就不要指望骨頭湯肉湯了。補鐵的話,也要直接吃紅肉、動物血 或動物內(nèi)臟,喝湯是沒多大用的。

  只是,煮過湯的肉塊魚塊怎么辦呢?當然也不能浪費,再做成另一個菜就好了。比如雞胸肉,雖然鮮味大打折扣了,完全可以把它撕成細絲,然后加點筍絲、黃瓜絲 之類,用麻醬汁、海鮮汁、椒麻汁等調(diào)味料拌一下,味道非常不錯。▲(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責任編輯:)